YETEK(印特)RIP3.0
RIP是Raster Image
Processor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栅格图像处理器。它是一种解释器,用来将页面描述语言所描述的版面信息解释转换成可供输出设备输出的数据信息,并将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设备上。RIP是整个印前行业的核心软件,一个桌面系统的输出质量、输出速度和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RIP的优劣的。
YETEK RIP for Windows, YETEK RIP for Flatbed Printer
YETEK RIP是一套通用的软件,支持多种光栅和矢量格式文件。它把您的大幅面打印机转换成一台强大的生产机器,确保了完美的输出质量。
YETEK
RIP为任何预算都提供解决方案,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和3.8版本相比,新的4.0版软件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改变。比如客户端/服务器功能大大加强了。
“YETEK RIP简单队列(simple Queue)”和“YETEK RIP开放服务器(Open
Server)”带来了诸如打印管理(Plot Management)等新功能。
除了SCP自己的封闭循环(closed-loop)校正外,YETEK RIP也支持ICC特征文件并可以使用光谱仪进行校正。随软件所提供的特征文件就是由这种校正方法获得的。
色彩调整和校正:
· 新的校正方法:线性化
· 可选择两种校正方法:使用标准扫描仪的3D闭循环(3D Closed-Loop)校正或采用光谱仪进行专业校正
· 在L*a*b色彩空间中进行色彩管理
· 色域警告功能用于确认和解决色彩问题
· 根据源文件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打印模式
· 明亮的图像区域没有人为制造的线条
· 适用于4、6、7和8色打印机的新抖动显示
· 对L*a*b,sRGB,CMYK和HKS色彩的完全支持
· 带有可选强度的全局色彩替换
图像增强功能:
· 对模糊图像清晰化
· 清理所扫描的文件,去除污点和脏块
· 无缝缩放
· 旋转、镜像,嵌套(Paneling)
· 对所处理的文件进行归档
· 批量和夜间处理功能
输出选项
· 无人职守的(夜间)打印
· 支持4、6、7和8色打印
· 使用嵌套功能可以优化纸卷的使用空间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YETEK Server把您的网络转换成生产中心!使用YETEK RIP Client,用户可以毫无限制地发送RIP处理任务。适用于MacOS和Windows的PPD驱动使得创建正确的Postscript文件更加容易!
影格影格科技经过两年潜心研究,现已推出第八代RIP内核产品--YETEK(印特)RIP3.0。全新的第八代RIP内核技术先进,结构灵活,洞悉世界RIP发展趋势,带来更高品质。
一、 更快
速度更快
全新RIP内核技术,解释速度更快,生产效率更高。
●支持并行处理解释操作和设备输出操作同时进行,缩短批量文件的处理时间
●快速的向量填充通过软件实现快速的向量填充,在处理图形图象文件速度非常快.
●字符点阵缓冲功能YETEK(印特)RIP大大加快整个页面的解释速度,在文字居多的文件处理上速度尤其快
●备份输出当我们需要备份输出文件时,只需将光栅化好的点阵再次输出即可,不需要再重新解释
●改善了预显功能提高了预显质量与速度
二、 更好品质更好
●RIP是作业输出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对它的要求也非常高,PSPNT3.0的全新RIP内核带来更好的品质. 充分满足精品印刷的需要
稳定性
●优良的设计采用内核和应用分离设计,继承原有的技术优势,增加软件的灵活性,软件适应性更强
●完备的测试
YETEK(印特)RIP新推出的新版本要经过周密严格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测试等多次,多方面测试
测试文件覆盖市场上主流的各软件及其各个版本的结果.
品质
●全面支持PostScript3标准
支持PS3标准,能够实现PS3语言的增补内容并且兼容PS2文件结果的输出
继承PSPNT前版本用户使用而设置的功能、点阵和参数模板文件.
●优质的渐变效果提供优质的渐变效果,支持多达65536个网点层次
●提供多种类型网点
YETEK(印特)RIP提供圆形\方形\钻石型\椭圆型\纯圆型\菱形\细椭圆型\凹印网型并具备良好的扩充能力
●优质的挂网技术
采用三次曲线控制网形,网点形状更加完美
提高了网点层次,加强了皮肤色等中间调的复制精度
●改善了图形的精度,使线条更平滑兼容性
●跨平台
全面支持苹果和PC平台的文件输出
跨方正和非方正平台
●PDF RIP
更好地支持PDF文件输出
●强大的文字支持能力
支持方正和第三方厂商字库
YETEK(印特)RIP3.0全面支持62款GBK字库
●支持PS、EPS、PRN、S2、S72、PS2、TIFF等多种文件类型的输出
●支持多厂家输出设备易用
YETEK(印特)RIP3.0继承原有的软件上层,用户可以方便的延续原来的操作方式和习惯。
●灵活的参数模版功能
针对不同的作业环境设置不同的参数模版,方便用户操作
●强大的预显示功能
支持分色,彩色预显, 阴图和镜像预显,提供概貌预显,并可进行放大,缩小,纵览,实现无限预显
●自动发排功能
无论是苹果机还是PC机用户,都可将排版结果通过网络放到YETEK(印特)RIP指定的文件夹和目录内,再由YETEK(印特)RIP根据用户指定的时间定期搜索该指定目录,若发现有文件将自动将此作业解释输出.实现无人操作.
●点阵自动拼版,有效防止输出空白色版
●结构灵活
YETEK(印特)RIP3.0采用基本产品和选件的方式,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新增改善功能
●可灵活指定专色版的挂网与线性化参数
●允许版面自动缩放到纸张大小
●使用新的PC直接打印方法,除增加了稳定性以外,在速度方面有较大的进展,支持多个管道名,使PC直接打印更方便
建议配置:
CPU:Pentium 4 1.5G或以上
内存:≥512MB
硬盘:≥10GB,(10000转SCSI 硬盘)
显示器:1024 X 768, 65536色
网卡:10MB/100MB 以太网卡
软件环境:
中文版的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ver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
Windows NT Server 4.0
建议安装最新版本的ServicePack
Windows2000操作系统要求有网络环境
色彩转换1.色彩模型:
XYZ,LAB,LCH,Yxy----设备无关的色彩模型,在PS中LAB是色彩转换的中转站,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绝对的色彩空间。
PS中处理各个RGB,CMYK时先把它们换算成LAB。
下图示意LAB色立方,左图从L=100向L=0看,右图从L=0向L=100看。LAB也有用类极坐标表示的,那样的话,LAB是个球形。
RGB,CMYK----设备相关的色彩模型,如果是8bit图象的话,255是某一色彩通道的极值。
下图为aRGB边界换算到LAB中的样子。
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天有朋友问RGB和CMYK哪个色域大?这个.....
我想说,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恐怕是把设备色域和色彩模型弄混淆了。如果是同一台打印机,用相同的墨水和纸张,采用RGB,CMYK两种
不同的方式输出,色域能差多少呢?算法会引起一些差异,但是绝不会出现这种包围另一种的情况。如果比较多色打印机(RGB)和印刷(CMYK),
那分明比的是两种不同设备,干RGB和CMYK啥事?
2.RGB打印机和CMYK打印机
纯粹意义上的RGB打印机已经很少见到了。四色和多色打印机以前有个简单方法:构造一个图形C=M=Y=100%内套一个K=100%
输出后观察两部分的混色情况来判别到底是RGB打印机,还是CMYK打印机。采用哪种方式输出,取决于具体情况。
用RGB还是CMYK只不过是人们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不同手段罢了。
3.输出设备校准的构成
大家都知道色彩管理的组成核心要素“3C”,
即校准(Calibration)、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及转换(Conversion)。
那么让我们来校看看校准和特性化的结果-----.icc profile里边到底有什么。
下图为几种类型的icc
从左至右
1).sRGB为matrix-based icc,gamma多点定义
2).aRGB为table-based icc,gamma曲线定义
3).俺的显示器matrix-based icc,gamma曲线定义
4).俺的显示器table-based icc,gamma曲线定义
5).打印机table-based icc
r,g,b XYZ表--各通道极点对应的XYZ(色彩空间)坐标
wtpt表--白点
lumi表--亮度
r,g,b TRC表--各通道gamma实际值
vcgt表--gamma修正值
......
table-based icc包含有限颜色的转换表A2B,B2A。打印机只能是table-based,LCD的gamma比较复杂,最好也用table-based表达。
OK.简单一点,我就把设备icc看作是校准+修正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修正是针对某种特定状态下进行的,如果状态改变,要重新修正。
aRGB,sRGB不是特定设备的icc,可以看作是过程icc。由于大部分的CRT的色域接近sRGB,没有硬件的朋友用它来近似替代显示器的icc,
sRGB是不会含有我们显示器某一状态的gamma的修正,所以gamma的修正要另想办法。
写给将要买硬件校准显示器的朋友:拿到硬件的第一件事,先不要动显示器上的任何调节,不做任何调整,白点用native,做个icc出来,
利于处理校准前后图片颜色的调整,已经买了的就算了。
4.关于sRGB
话说当年微软业务做大时,发现自己在色彩的处理上,远远落后于Adobe、Pantone,于是联合同样处于落后地位的HP,商量如何应对。
MS:我们一起做个标准icc吧,以后让其他公司跟我们走,大家一起赚钱。
HP:好啊,色域问题比较好办,可以统计一下各公司的输出产品,也不用很大,够用即可,打印机色域做的太大,用户买不起,还是收不回$。
MS:是啊,就是gamma比较麻烦,Apple做的打印机是gamma=1.8的,他的显示器当然也用1.8了。
Sun和SGI的可都是2.5的gamma啊。
HP:这样吧,我们开个论坛,听听大家都怎么说。
就这样,MS和HP起头,召集业内厂商开了一个"icc大家坛"。
开始讨论是热烈地,气氛是融洽地,R、G、B、黑点、白点很快就确定下来。讨论到gamma时,有点谈不拢了。
一部分人坚持1.8,另一部分则坚持2.5,而大多数厂家认为2.2左右更符合人眼的感觉。
作为楼主,MS和HP自然不愿意看到僵持,但又不好明说,就先做了个2.2的曲线,贴在坛子里让大家提意见。
于是各方代表,你一砖,我一砖地拍起来,举了很多实例,证明自己是对地,有些厂家一看有砖拍,也拾起脚下的砖,起哄一样地跟着拍。
Adobe和Pantone也来了,不过,MS和HP不想让他们发言,也就没发给他俩砖头。
大家拍砖,MS和HP作为楼主自然不能不理,大家每拍一砖,MS和HP记录一个点,把gamma曲线从头砸到尾,一共拍了1022块,
大家也累了,也没啥可砸了。原来平滑的2.2gamma曲线,也被砸成了折线。
这时,不知哪位发现记录的折线,两侧可构建出两条曲线,就提议说:给这个icc定义两个gamma吧,自己需要哪个就用哪个。
Adobe听到这,已经压不住火了,想搞颠覆啊?!抄起MS的砖头砸向这个厂方代表的脑袋。Pantone心想icc跟我没关系,不砸白不砸,
抄起HP的砖头,没目的地砸出去了。1024块砖头就这样拍出去了。
有人问了,MS和HP也有砖头?有啊,不过论坛是自己开的,总不能自己拍自己吧。
MS和HP一看,要出人命,赶紧发出封贴令:
"icc大家坛"由于以下原因被关闭:
人身攻击
n年过去了,当时谁拍了哪一砖,已不可考。不过拍砖的痕迹被记录在icc中,本来560字节就能表达的东西变成了3144字节。
这个icc就是我们熟悉的标准------sRGB
又过了n年,Nikon在原sRGB的基础上,gamma每相邻的两个点间又插入了3个点,就形成了Nikon-sRGB。
色坛,讲故事就得配图:
讲个故事没有贬低sRGB的意思,只是想说明sRGB的gamma在整体上符合gamma2.2曲线规律,而在局部不符合,所以严格地讲只能说sRGB的gamma≈2.2。
从商业上讲sRGB是个很成功的标准,很多设备都支持sRGB,比如:CRT,冲印机,Canon i9950打印机的ICM模式,HP8xxx系列彩激PCL模式,太多了。
但是,支持sRGB,不是说这些设备的色域能够和sRGB一样,而是以sRGB为默认icc,在这个基础上解释(或修正)发送到设备的RGB值。
5.不同设备icc色域大小与精确性
色域大小比较直观,色域图一看就明白。那么精确性呢?
ProphotoRGB色域大于aRGB,aRGB色域大于sRGB,如果都采用8bit表达颜色,显然小色域0~255标记的更加细腻,但是问题来了,打印机色域更小,
是不是用打印机色域表达颜色更好呢?显然不是。
打个比方:直径相同,一高一矮两个杯子,自下到上分别标记0,1,2,3,.....255,从测量学的角度上看,小杯子的精度肯定高。
大杯子加满水,向小杯子里倒,结果--呵呵,溢出了。
icc色域也同样,大色域向小色域转换,不会使象素数减少,但超过小色域部分的的颜色会有变化,有时变化会是无法接受的,这时小色域
就毫无精确可言。所以结论来了:小色域精确的前提是图片中的颜色都位于小色域内,在没有超色域颜色的情况下,色域越小越精确。
下图示意sRGB向打印色域转换时出现无法接受的情况:
原图:
转换后:
颜色偏转的原因:不适当的intent,icc在此方向上的精度也不够。
大色域向小色域转换,颜色变化是不可逆的,极端的例子:彩色图象(RGB.icc)转换到灰度图象(gray.icc),转换后,再想回来,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用多大的色域好呢?这个要看图片中的色彩分布情况和输出形式,泛泛而言,如果是网上看的话,不要小于sRGB,如果是用于打印的话,
不要小于aRGB。以前用于打印的话还可以用bruceRGB,近来打印技术越来越先进,打印色域越做越大,bruceRGB罩不住了。
6.LAB与RGB的对应关系
前面说了,LAB是色彩转换的中转站,是一个绝对的色彩空间,当我们说一个颜色的LAB为(50 6 9)时,那么,这个颜色是一个确定的颜色。
LAB(50 6 9)在sRGB中对应的RGB值为(133.49 115.13 103.91),在aRGB中对应RGB值为(127.58
114.48 104.16)
可是,如果说一个颜色的RGB为(135 121 168)时,如果不告诉是哪个RGB,那么这是一个不确定的颜色,如果用sRGB来解释,
对应的LAB为(53.46 13.06 -23.25),如果用aRGB来解释,对应的LAB为(54.39 15.39 -23.58)。
相同的RGB值,不同的icc解释,会得到不同的颜色。icc更象是一把比例尺,有了比例尺才能把颜色确定下来。
在来看看LAB(50.68 -28.58 -26.82)这个颜色,换算到aRGB的RGB值为(63 134 163),换算到sRGB的RGB值为(-49
135 166),
负值出来了---这是一个超出sRGB的颜色,程序不会允许出现负值,取最接近值(0 135 166),这样颜色就改变了。
7.Photoshop中色彩管理的设定
这个界面谁都知道,俺先不说它的作用,建议把图中画圈的地方先挑上勾。
Photoshop中有关色彩管理的菜单分布及intent概念示意,写在掌握数码冲印
中第39帖~第48帖,不再重复。
Assign命令的作用:给photo一个icc,并把这个icc作为这个photo的实际工作空间。对一个已经含有正确icc的photo,强行Assign另外
一个icc,不属于色彩管理范畴。
8.用Photoshop打开一个RGB图象时,色彩的转换:
当我们打开一个内嵌icc的图象时,如果内嵌icc与设定的工作空间不同,会有对话框弹出来,问如何处理。这时,我们有3个选择
1).第一个选择:Use the embedded profile (instead of the working space)---使用内嵌的icc解释RGB,并且用内嵌icc的作为这张图片的实际的工作空间。
photo中色彩的RGB值保持不变。显示过程:PS把photo色彩的RGB值用内嵌icc解释并转换到LAB,再从LAB转换到显示器空间RGB,然后发送给
系统(显卡,显示器)。注意,设定的工作空间没有起作用。超过显示器色域的颜色呢?转换到显示器色域内。想看到超过显示器色域的颜色
是没有可能啦。
2).第二个选择:Convert document's colors to the working space----使用内嵌的icc解释RGB,并把色彩转换成设定的工作空间的RGB值。
photo中色彩的RGB值变换为设定的工作空间的RGB值。PS把色彩的RGB值用内嵌icc解释并转换到LAB,再从LAB转换到工作空间RGB值。
显示过程:PS把photo色彩在工作空间的RGB值用工作空间icc解释并转换到LAB,再从LAB转换到显示器空间RGB,然后发送给系统(显卡,显示器)。
注意,设定的工作空间起作用了。
3).第三个选择:Discard the embedded profile (don't color manage)---扔掉内嵌的icc,不做色彩管理。
photo中色彩的RGB值保持不变。不过“不做色彩管”说的比较不容易理解。
显示过程也是转换过程,既然要做RGB色彩转换,就得有两个icc,所以还要Assign这个photo一个icc,这个icc就是设定的工作空间icc。
呵呵,又绕回来了哈。
显示过程:PS把photo色彩RGB值用设定的工作空间icc解释并转换到LAB,再从LAB转换到显示器空间RGB,然后发送给系统(显卡,显示器)。
所以说在PS中,显示部分想要完全关闭色彩管理是没有可能。
当我们打开一个没有内嵌icc的图象时,会弹出“Missing Profile”对话框。这时,我们也有3个选择
a).“Leave as is (don't color manage)”----转换过程同 3).
b).“Assign working RGB:”用设定的工作空间icc解释RGB值,并把设定的工作空间作为实际的工作空间。
转换过程:先assign icc 再同 1).
c1).“Assign profile”用指定的icc解释RGB值,并把指定的icc作为实际的工作空间。
转换过程:先assign icc 再同 1).
c2).如果点上“and then convert doucment to working RGB”的话:用指定的icc解释RGB值,并转换到设定的工作空间
转换过程:先assign icc 再同 2).
a~c1选择 photo中色彩的RGB值保持不变。
第一个选择能够正确显示一幅图片,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文件的原状态(超色域部分是没办法的事情)。
第二个选择也能够正确显示一幅图片,如果工作空间大于等于显示器色域空间,应该和第一个选择极为接近。
如果工作空间小于显示器色域空间,比如打印色域,那么显示的是图片在打印色域中的样子,虽然不如proof准确。
第三个选择很难说是否能够正确显示一幅图片,这个要看文件原icc色域的大小以及设定的工作空间的大小,一般来说这个选择并不是为
正常显示一个图片用的。
一个没有内嵌icc的RGB图象,本来就是一个颜色不确定图象,无所谓能否正确显示。
我们再翻回去看看,7.Photoshop中色彩设定这个界面中,所设定的工作空间实际起到的作用。工作空间只是一个概念,本意是给一个没有icc
的图象设定一个icc,以使之后的转换成为可能。我们可以让设定的工作空间发生效力,也可以忽略这个设定。因为还有一个Assign命令可以用。
明白了这一点,才发现如何设定并不重要,关键要明白实际的转换过程。
9.用Photoshop保存一个RGB图象,是否嵌入icc。
首先说嵌入icc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内嵌icc的图象,是个颜色确定图象。没有特别理由不要仍掉icc。
在冲印的帖子里,最后保存文件时,没有选择嵌入,是因为icc比较大,而且冲印机并不理会icc,嵌入的话,只会无谓地延长数据传送时间。
而且,我的电脑里保存着冲印的icc,需要时,随时可以用Assign命令把颜色找正。
用于IE的图象,在转换到sRGB后,是否要内嵌sRGB呢?在俺的显示器上测了一下:不用。IE用sRGB解释RGB值,转换到sRGB后,不用也可。
不过,俺还是推荐嵌入。大小不就多4K嘛。不愿意用sRGB的,喊一嗓子就行了:我这个是aRGB的。大家就知道用什么软件看了。
10.Photoshop内的模式转换
菜单Image--->Mode---->RGB,CMYK,grayscale的相互转换:photo的实际工作空间icc,向设定的工作空间icc转换,intent:Absolute
Colorimetric。
11.proof的转换,只是虚拟转换。